《易经》博大精深,无所不包,是一本关于关于世 界以及宇宙规律的书,被誉为“群经之首、大道之源。” 以太极八卦、河图洛书、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,旁及天 文、地理、兵法、哲学、算术、医学并渗透到几千年中 国社会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科技、文化、教育等各个 领域。历代名人辈出如诸葛亮、刘伯温等,诸子百家皆 以《易》为根据。
“易”者,日、月也,又为阴阳,这一个“易”字 包含了极其深奥的道理,它包括“不易、变易、简易” 三大含义。
“不易”是指阴阳变化的规律(阴阳易理)到任何 时候都不会改变。
“变易”而是指宇宙万物,包括人事时时刻刻都在 “象数”的变化下,这个事物在今天看来是对的,而到 了明天就不一定是对的了。一切的事物发展都在相对 中。
“简易”当你明白“不易、变易”的道理时,就会 觉得好多的道理、规律就始终在这个往复循环之中,其 基本原理是那么朴素、那么简单。了解宇宙自然的不易 道理,在生活中就可以追寻这个规律,无往不利。故《易》 曰“君子所居而安者,《易》之序也。”“一阴一阳之为 道”,阴阳的变化有轨迹可循,我们从易学的思维模式 去探索自然、人生,就会发现有规律可循。“经”者道 理也,《易经》阐明了天理人道的变化规律是恒古不变 的。
《易经》阐述了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:“无极生太 极,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”。无极即是混沌之时, 阴阳不分。太极,就是“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”的意思。 我们可以理解为无穷大,也无穷小。太极生两仪。关于 “两仪”,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,计有七说:一说为 阴阳,一说为天地,一说为奇偶,一说为刚柔,一说为 玄黄,一说为乾坤,一说为春秋,但通常是指阴阳。阴 阳两极变为四象,四象的说法更多,如少阳、老阳、少 阴、老阴;东、南、西、北;春、夏、秋、冬;青龙、 白虎、朱雀、玄武;金、木、7K、火……四象生出五行。
近代学者受《易经》启示获得诺贝尔奖金者有四 人,德国汉森堡论文《测不准原理》;丹麦玻尔教授, 其论文为《相生相克原理》;华裔杨振宁:李政道其论 文为《不对等定律》,都自称得之易经启示。18世纪德 国著名数学家莱布尼兹通过对太极图及64卦阴阳排列 顺序的研究,在完成二进制理论的基础上》才有划时代 的计算机问世。更令人惊奇的是地球所有生命的秘诀和
易经十分相似,64个卦象严格地对应着遗传密码64个 DNA密码。
《易经》对中华民族以及世界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 的。它不仅开启了智慧之门,更是确立了中华民族的民 族精神:“自强不息”,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 壮大,使中华民族更加具有顽强的毅力,以及百折不饶 的生命力。